植树节
「一网读尽·主题书单」 第56期
我们看到,橡树、柳树、苹果树陪伴我们周围;我们看到,绿化工作者正在用耐旱植株包围沙漠;我们看到,雨林里的万千树木维护着地球生态;我们还看到,我们的历史文化中花草树木熠熠生辉;我们还看到,史铁生想念母亲的悲伤,如何化为了一棵他看不到的合欢树。
这个植树节,种一棵树苗,也在心里种一片绿色。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作者在书中十七个章节中分别介绍了17种常见的树木,包括樱树、油橄榄、柏树、 橡树、白蜡、杨树、冬青、桦树、榆树、柳树、松树和苹果树等等。从民间传说、 自然科学、文学、文化历史、欧洲艺术、宗教、古代神话和现代医学、日常用途等 方面揭示了这些树在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流变、文化意义和重要影响。配合着优美的 文字和精美的插图,书中充满了关于树木的有趣发现、独到见解和深刻哲思,也会 引发读者去思考人与树木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倾听的世界: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
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吸引我们将其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结果发现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树的秘密生活
这是一本主要与树木科学相关的书,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告诉我们有关树木的知识。书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树木是怎样诞生的、树木的种类、生长分布及其成因;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生存的,与周围的生物是怎样竞争与合作。在书的最后一章,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利用树木,以及树木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本书所讲述的科学不像通常的那样,对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大加歌颂,而是真正体现了一种尊重的精神。
台纸上的植物世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国际代码为PE)是亚洲最大规模的植物标本馆,现馆藏标本约260 余万号,囊括苔藓类、石松类与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另有8 万号种子标本和7万号植物化石标本;并保存着17000 余份珍贵的模式标本。
这里是国际学界研究中国植物的重要基地,更是一座壮观的中国植物多样性保藏馆,亦是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鞠躬尽瘁、携手奋进的学术殿堂。
树之生命木之心
本书是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三卷。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其唯一继承人小川三夫创建要让木匠吃饱饭的“鵤工舍”的历程,二十个年轻学徒让手艺长进体内的成长故事,天地人三卷不仅呈现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日本古建智慧与匠人之魂,而且纪录片式地讲述了一门古老技艺在现代的传承。同时,其中的工匠口诀、师徒制度等内容亦可为普通读者所借鉴,前日本驻华大使、伊藤忠商事前社长丹羽宇一郎认为《树之生命木之心》是所有经营管理者的必读之书。在盐野米松采访的二十二年之后,中文版译者回访了当年的学徒,了解到他们的近况,更独家增补对鵤工舍目前唯一一名女徒弟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