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古韵悠长
宁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秦置县,先后更迭12次县名和设置一个侯国,宋乾德二年(964)改名宁远。宁远为舜帝藏精之所,光武发祥之基,牌祖生卒之地,濂溪汤沐之乡。
积四千余年之舜文化孕育着这块热土,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天下第一帝陵——舜帝陵;有湘南最早城池之一——舂陵侯城古遗址;江南现存最大文庙——宁远文庙。
宁远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不可移动文物277处。历史城区内有丁字街、东外街与南门街等保存较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
名城价值、特色鲜明
始祖陵地、德孝九嶷——宁远与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同步共生,九嶷山舜帝陵是德孝之源、华夏儿女的精神源泉。
万宗景仰,华夏第一圣陵: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舜帝死后葬在九嶷山,让宁远这方南蛮古地几与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同步共生。
九嶷山舜帝陵是我国有史以来帝陵中最古老的陵,始建于夏朝,自夏王朝大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祀九疑始,九疑山舜帝陵就是历朝历代祭祖朝圣之所。秦汉时期,舜帝陵建在九疑山玉琯岩前,经历朝更替而多次荒废和重新修葺,到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重修舜帝陵于舜源峰下。
历经数次变迁、修葺和扩建,如今的舜帝陵园由陵山、陵庙、广场和园林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0公顷,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浑,尊为“华夏第一圣陵”。
陵庙遗址,唯一“五帝陵庙”:
九嶷山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的考古发掘,在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引起了很大震动。
舜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五帝”之一。舜帝陵庙是我国国史中唯一指实记载的一处“五帝陵庙”。玉琯岩古舜帝陵庙,始建于秦至西汉初期,到明洪武四年(1371)移址于舜源峰下,前后历时1600年左右。专家们认为,这一遗址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学上首次发现的舜帝祠庙,对于我国“五帝”断代史,提供了历史物证。
其中的兽面饰纹、凰鸟纹饰等,具有上古社会东夷部族特征,对于研究南方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建筑规制,在遗址中大部分保存完整,历代重修重建的遗址均有不同的遗迹体现,对研究我国古代“始祖类陵庙”建筑,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出土的兽面纹带“王”字瓦当等器物纹饰,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德孝之源,德启天下文明:
德泽天下启文明,道冠古今润嶷山。据《史记》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史称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因以孝持家、以德治国,成为华夏道德文化鼻祖。九嶷山也因其藏精成为德孝之源。
朝拜圣地,民族精神源泉:
景仰虞舜“孝感天地,德播人间”“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崇高美德,自大禹衡山筑紫金台、望九嶷而祭舜伊始,舜帝陵便成为历朝历代、华夏儿女和国际友人朝拜的圣地,生生不息,长盛不衰,陵内至今保存着唐宋以来的诸多祭祀碑刻,更留下了上至朱元璋、爱新觉罗•弘历等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以及李白、苏轼、何绍基等文人墨客众多的崇舜、祭舜、咏舜诗文,成为了研究舜帝和舜文化的重要史料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千年古县,古城重邑——宁远是“山水城陵”共生的千年古县,格局完整,城池遗存众多,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四山四水,地理格局宏大:
宁远地势南北长,东西窄,四周山势环绕,南北九嶷山、舂陵山高峻挺拔;东西雾云山、西山连绵缓降;中部土丘、山岗、平原交错分布,地势平缓,地貌轮廓恰似一条北头南尾翘起的航船,四水(泠水、嶷水、舂水、仁水)贯穿其中,山水相依,山环水抱,形成县境独特的山水空间格局。
万山朝宗,九峰五山齐聚:
万山朝宗:是虚指,阐述了所有山峰都是向着舜源峰宗主山朝觐的意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九嶷九峰。
九峰五山:是实数,是九嶷山最著名的九峰与最有代表性的五座山,其中蕴含了从古至今对舜帝的崇拜之情,故取帝王九五之数。
城垣街巷,古城格局完好:
至民国时期,宁远古城延续了明清的古城格局,进一步扩建形成了“一城两桥八门十一街”、“三槐九井十八巷”的古城格局。部分遗存仍保留至今。
▲泠道故城遗址
▲舂陵侯城遗址
两城遗址,考古价值重大:
境内有泠道故城与舂陵侯城遗址,均为国保单位,其它遗址古墓等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考古价值重大。
崇文重礼,文教重地——宁远历来崇文重礼,宁远历来崇文重礼,科举兴盛,文教发达,人才辈出,英才荟萃,是江南文教重地。
宁远文庙,江南最大文庙:
宁远文庙位于宁远县城西域,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是我国现存孔庙类建筑中保存完整、始建年代最早的两处孔庙之一,完好度和建筑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现存建筑占地面积10282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是中南及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文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两朝状元,历代人才辈出:
宁远承舜德之教化,沐孔儒之遗风,宁远人才辈出,英才荟萃。历史上孕育了2名状元(江南首位状元——唐朝李郃与宋朝状元乐雷发)、82名进士和651名举人。
宗族传承,遗产丰富——宁远历史村镇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遗产丰富,是湘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名村名镇,文化底蕴厚重:
宁远境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众多,现有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柏家坪镇)、3个历史文化名村(湾井镇的下灌村、久安背村与路亭村)、2 个中国传统村落(禾亭镇的小桃园村、湾井镇的下灌村)、16个省级传统村落。
▲云龙坊与王氏虚堂
▲久安背翰林祠
崇宗祀祖,祠堂建筑文化璀璨:
宁远境内崇宗祀祖民俗传承良好,宗族祠堂众多,保存尤为完好,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有:
云龙坊与王氏虚堂(国保)久安背翰林祠(国保)、东安头翰林祠(省保)、下灌李氏宗祠(省保)、神下李氏宗祠(省保)、欧阳氏宗祠(省保)、杨家诰封祠(市保)及其它十几处县保级别的宗祠建筑。
▲瑶族婚礼
▲瑶家坐歌堂
非物质文化,传承延续良好:
宁远境内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传承延续上百年。主要包含了1项国家级(舜帝祭典)、2项省级(舜帝与娥皇女英的传说,状元李郃的传说)、9项市级(瑶族婚礼、过山瑶祭祖习俗、宁远花灯戏,九嶷山瑶歌、麻将娱乐活动、高源土陶制作技艺、九嶷派古琴、宁远米粉制作技艺、瑶族打油茶)、11项县级(打棕绳、长鼓舞、九嶷木雕、蝴蝶画制作技艺、瑶族草龙舞、开闸、狮子摇铃的传说、瑶家坐歌堂、南宋特科状元乐雷发的传说、酒饼药制作工艺、下灌水丸子制作技艺)。
承舜德之教化,沐孔儒之遗风。
中华文化的源头之水浇灌着九嶷山这片地灵人杰的土地,流进了宁远人一脉相承的精神河流。
宁远,这座千年古城,跨越绵延深邃的历史长河,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熠熠风采。
主创人员
历史文化保护与村镇规划所:
李欢、赵栩、金菲、熊威、付业伟、肖先锋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宁远公共文旅体云微信公众号
宁远县舜陵街道印山路98号(县政府机关大院)
TEL : 0746-7325828
版权所有 宁远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Copyright ©2018 湘ICP备15008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