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带村”精准扶贫 趟出一条宽阔路
媒体记者们走进了宁远县湾井镇下灌社区(原下灌村)。彩色的花海、白色的墙壁以及青色的屋檐,构成了一幅多彩的乡村画。砖石材质的老屋、雕花刻鱼的房檐、平整蜿蜒的青石板路、斑驳峭立的石拱桥,采访团一行走在下灌村的大小街巷,亲身感受千年古村如何旧貌换新颜。

如果让时光倒转几年,谁能想到,眼前这个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曾经却是一个出了名的脏乱差村。 “以前的下灌村长期以脏乱差出名,李氏宗祠门口的破庙被村民用来做猪栏、牛栏、茅坑,又烂又臭。下灌大桥以前就是一个停车场,是脏、乱、差的集中点,平时桥上停满了大小车辆,赶集的时候更是无法通行。”说起以前,下灌社区党委书记李乾旺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村大人多,管理难度大,工作强度大,所以必须得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队伍,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的推动。”李乾旺介绍,为了重点整顿村干部上班作风,我们将所有村干部编组轮流值班,除大年初一和大年三十两天外,全年无休息日值班,并对值班人员实行考核。为了加大执行力度,还成立了村管队,村管队和值班干部每天检查环境卫生,协调各项工作,只要发现问题都要第一时间解决。村干部义务出工,人人上阵,清理大河小河污泥,排除泄洪的隐患,修护路墩,拆除违章建筑……

打铁还需自身硬。村干部实心办事,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村民。“从2017年5月开始,村里所有当班人员每天花1-2小时上街扫地,开始大家都不太乐意,老百姓对我们也不理解。慢慢地我们坚持下来以后,既改善了环境,又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还带动了老百姓的参与。后来村里要修文化广场,很多村民自发出工;需要拆猪栏、牛栏,以前3年都没有拆掉的猪栏、牛栏3天就拆除了。”李乾旺感慨道,党建引领的示范作用总算为下灌的工作打开了局面,带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改变了村民的意识。

如今的下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下灌社区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下灌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资金投入上亿元,实施了民居改造、河道景观、湿地公园、下灌新村、花海基地等工程,目前花海升级工程正在实施,持续推动景区提档升温,今年上半年接待各类团体游客3万余人。特别是今年以来,该村着力做好“美”字文章,深化“一户一宅”改革,成立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专项工作队,共拆除空心房及旱厕四百余座,共11000多平方米,剔除乡村美丽画卷中的“污点”;同时,规范建房审批流程,突出统一规划,落实建房责任,每名党员联系群众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文明“靓点”。

为确保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果能让贫困户分享,探索创新旅游扶贫机制,强化旅游对脱贫的精准带动作用,下灌社区坚持实行“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确定“全域旅游、景区带村、入股优先、帮扶结合”的旅游扶贫思路,鼓励当地民众利用房屋、山林、沟塘、田地、人力、资金入股。同时,对无房无地无资金的贫困户,通过政府金融担保贷款的帮扶政策贷款入股。帮扶结合,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聘用为公司工作人员务工,可获得资本、务工、分红三重收益。

“我们通过发展旅游直接解决就业人员600多人,其中贫困就业人员400多人,创收资金400多万元 .”李乾旺介绍,我们现已规划了一个500亩的民宿新村,300亩的休闲观光区,100多亩的水上农庄, 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旅游兴村、旅游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