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安置房,一条条整洁干净的道路,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一张张淳朴热情的笑脸......走进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曙光新村,一股祥和、幸福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宁远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战役,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人口 "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分别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4915 人、12178 人、400 人,提前完成 " 十三五 " 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易地搬迁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 这房子结实、漂亮。" 柏家坪镇蔡地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宋老看到金钩挂小区的新房后高兴地说:" 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仅挪出‘穷窝’了,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一定要更加努力,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该小区距离县城只有几公里,位于交通便利的永连公路旁,周边还有很多企业、工厂,方便就业。
柏家坪镇地处宁远北部,全镇扶贫村 2 个,贫困户 2007 户、7027 人,易地扶贫搬迁 276 户 1068 人,其中在曙光新村集中安置 144 户 522 人。
曙光新村总投资 3800 万,占地 69.98 亩,共 16 栋、152 套,距高速公路出口仅 1200 米,距省道永连公路、医院、学校、文化广场、市场、镇政府均在 600 米以内,生产生活条件十分便捷。同时,户型设计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小区功能齐全、居住环境舒适,易地搬迁户十分乐意在此安居乐业,在分房后一个月内,入住率就达到了 95% 以上。
" 致富车间 " 力争安置就业 1 万人以上
柏家坪镇曙光新村的 " 致富车间 " 由台资企业华荣鞋业创办,提供就业岗位 380 个,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宁远县鼓励打工能人返乡、县城企业下乡,到集中安置点创办就业扶贫车间。全县在 22 个集中安置点及其周边村,开设就业扶贫车间 216 个。目前改造升级及新建的 " 致富车间 " 有 60 个,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 1120 人,人均增收 2.2 万元。该县力争 5 年内建成 " 致富车间 "230 个,安置就业 1 万人以上。
针对县城安置点大多建在工业园附近的特点,宁远在县工业园 105 家企业中创建就业扶贫基地,开设扶贫专岗,吸纳易地搬迁对象就业 1080 人。全县现有市级以上就业扶贫基地 5 家,其中,硕宁电子设立 50-100 元 / 月 / 人的贫困员工津贴,吸纳搬迁对象就业 82 人,被评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在乡镇安置点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在乡镇安置点及周边村,宁远县突出发展光伏发电和烤烟、油茶、柑橘、茶叶、葛根、葡萄、药材、生猪、肉牛、九嶷山兔等产业,引导搬迁对象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实行 " 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 贫困户 " 模式,让搬迁户既享受扶贫产业分红,又可参加种养增收。为此,全县共投资 1.2 亿元建成 17.36 兆瓦光伏发电站 13 座,将所有搬迁户纳入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受益对象,户年均增收 2000 元以上。18 个乡镇集中安置点均培育种养基地。如,在太平镇安置点附近,建成 3000 亩油茶基地、4000 亩葛根基地;在水市镇安置点附近,建成 3500 亩烤烟基地、年出栏 2000 头肉牛基地。
同时,在县城集中安置点附近,突出发展电子、毛织、制鞋、玩具、电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今年,宁远县与深圳无界控股集团合作,共同打造光电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两个百亿 " 园中园 ",新建达产企业 17 家。
此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在 5 个乡镇安置点周边,大力推行 " 核心景区 + 扶贫 "" 乡村旅游 + 扶贫 "" 旅游就业 + 扶贫 " 等模式,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名片,发展农家乐、民宿 84 家,实现易地搬迁户 " 退一转二进三 " 就地就近就业。
宁远县:送戏下乡迎新春 ——禁毒、反电诈、扫黑除恶、利剑护蕾齐宣传
大年初一至初四,宁远县九嶷山紫霞岩、舜帝陵广场张灯结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