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公共文旅体云>文化遗产>高源土陶史话——宁远
高源土陶史话——宁远

高源土陶史话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02.jpg

 

高源土陶分布于宁远县天堂镇高源村。以当地陶泥为原料,纯手工方式制作、柴火窑烧制。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难度相当高,一般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熏烧、窑变的陶坯呈现如铁似金的奇妙色彩,让人惊喜。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08.jpg


 高源村是一个拥有1800余人的山村,村后山岭纵横,陶土储量丰富,木柴资源也丰富,是上天赋与的天然制陶场所。其制作流程主要有取土、揉泥、制坯、锤打、印花、上釉、晾晒、装窑、烧制。产品主要有缸、坛、罐、瓶、壶等。高源土陶制作技艺主要以家族传承方式传承,上世纪七十年代,高源村土陶达到了鼎盛,全村有20多家土陶作坊,近四分之一的村民从事土陶制作或销售。如今,高源村仍留存有数口废弃老窑。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14.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19.jpg


 在农耕社会,土陶很常见,高源土陶只是土陶家族中平凡的一员,没有任何耀眼的光芒。因为它太平凡太普通,文人都忽略了它的存在,没有在古文献资料中留下任何有关高源土陶的记载。仅民国《宁远县志·物产》有一条勉强搭上边的记载:“设窑以作陶器则多在近治十余里中。”高源村离县治不远,制陶自然在情理中。因为无相关文字记载,高源土陶起源一直是个谜。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25.jpg


2017年底一个偶然事件解开了高源土陶起源之谜。当时一位村民在村后一座荒山上种植果树时,挖出了大量古陶器残片,一个古陶工场遗址就这样为大众所知,经勘测,陶片堆积层有二十余亩宽,三四米厚,可以推知这个工场延续的时间比较长。高源土陶作坊主人陈各辉闻讯赶到现场,从残片中找出了部分器形相对完整的陶器。宁远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对部分有代表性的陶器进行了研究,发现器底有明显的泥点垫烧痕迹,与宋代陶器特征相吻合;并且有一件保存完整的执壶,坯薄而器形精美,喇叭口式,圆饼底,蛋形腹,弧形管状尖流,中腰有水波状堆纹,与长沙宋墓出土的南宋陶壶器形极为相似。据此推断,高源土陶起源于南宋,已有八百年历史。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30.jpg


土陶遗址


 高源村发现古陶器既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高源村离道县玉蟾岩遗址不远。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先后两次对玉蟾岩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动物骨头残骸、稻壳、陶器。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出土的陶片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用陶片基质测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烧制最早的陶片。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制陶技艺一并扩散,逐渐扩散到了高源村,并在此生根发芽,长成了茂密的大树。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35.jpg


出土的陶器


八百年时光流淌,多少技艺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平凡而常见的高源土陶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传承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41.jpg


出土的陶器


 经过八百年时光的洗礼,原本普通的高源土陶成了“香饽饽”,因为它仍采用传统手工方式制陶、柴火烧制,土味十足,古韵生香,引来众多惊羡的目光。2016年高源土陶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源土陶作坊主人陈各辉也被列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46.jpg


高源土陶作坊主人陈各辉


高源土陶制坯方式与其它土陶不同。大部分土陶采用器转人不转的方式制陶;但高源土陶却是人转器不转,平台(泥)不动,人围着平台边制坯边后退,每制一件陶坯都要围着平台转上几十圈。一天下来,不知要转上多少圈,手脚均不停,运动量大,所以高源土陶工人鲜有胖子。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50.jpg


 高源土陶从诞生那时起,就与当地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生产的用具均为壶、瓶、钵、缸、罐等日常用具。元末明初战乱,宁远人口剧减,但因陶器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依然还在生产,并很快恢复元气。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54.jpg


  清朝康雍乾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乾隆三十六年,陈丹心任宁远知县,他引进红薯教民种植,红薯适应性强,到处可种植,产量高,荒年也有果腹的东西了,宁远人口大增,掌握土陶制作技艺的家族因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不得不分家,土陶作坊随之增加,高源村土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民国时期,高源村土陶又有了新的发展,土陶作坊有所增加。高源村另有一处至少延续了上百年的巨大工场遗址,因连续采泥,这个工场竟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塘,面积达百余亩,周边全是旧陶器残片,早些年村里从这里拉了许许多多的残片去修路。如今,水塘周边仍可找到品相基本完好的瓦当等旧器。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458.jpg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源村土陶也蓬勃发展,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高源土陶达到了鼎盛,拥有20余家土陶作坊。


 高源土陶制作方式和制作方法都保留着陶艺的原始风貌,是湘南地区绚丽的汉族民间手工艺之花,其粗犷的风格、古朴典雅的造型,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味道浓郁,凝结了当地百姓的智慧和文化精神,高源土陶文化经过八百年的生息繁衍,已经深深渗入当地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之中,对当地乡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03.jpg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塑料和不锈钢制品的大量上市,土陶市场逐渐萎缩,土陶作坊纷纷倒闭,目前,高源村仅剩下两家作坊还在生产。一家是高源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各辉的,另一家是陈各辉叔叔的。


 陈各辉于2008年从父亲手里接手家里的土陶作坊,为了掌握手工制陶及烧制技艺,传承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陈各辉首先艰苦求学了三年,四处走访县内外的老艺人,并到长沙铜官窖和佛山石湾拜师学艺。他从村里聘请几名有着40余年制陶经验的老师傅,还从佛山高薪聘请了陶瓷工艺师前来作技术指导。经过反复练习和无数次烧制实验,他们终于攻克了选土、拉坯、加工、干燥、烧制等难关,掌握了仿古陶烧制技艺。纯手工生产、柴火烧制的仿古盆、瓶、钵、坛、瓮、壶等大小陶器,具有坯薄、环保、耐用等特点;且造型新颖美观,可作工艺品摆放在家中。深受客商和消费者欢迎。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07.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11.jpg


 为研制生产更“高大上”和“精细好”的新陶器,2017年,经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廖东望牵线,居住上海的宁远籍美术家郑炎风在高源土陶器具上进行了国画创作研究,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清和轩主人宋运清拿出一笔资金作启动资金,经过近半年的探索,一期产品获得成功。画家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坯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形成画面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新产品问世后,时逢2017年湖南冬季乡村旅游节开幕式在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举办,新产品顺理成章亮相湖南冬季乡村旅游节开幕式,引发阵阵喝彩,湖南卫视对新产品作了报道,高源土陶声名远播。2018年、2019年郑炎风先生又先后从上海返回家乡,来到高源土陶继续探索研究,掌握了颜料显色效果和绘制方法,陈各辉则掌握了烧制方法,高源土陶的生产重心由实用器转向了艺术品,效益大为提高,走出了以传统手工技艺复兴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16.jpg


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廖东望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21.jpg



居住上海的宁远籍美术家郑炎风在高源土陶器具上进行国画创作研究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27.jpg



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清和轩主人宋运清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32.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36.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41.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46.jpg






 2018年位于下灌景区的下灌民俗博物馆开馆,专门设立了高源土陶展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53.jpg


  高源土陶现已成为宁远文化的新名片,省、市领导纷纷前前来考察调研,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部分师生专程前来亲身体验。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559.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04.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08.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12.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16.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21.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25.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29.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33.jpg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来愈重视。相信高源土陶的前景会更美好。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37.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4640.jpg


图文:姜国平、吕少鸿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46-7325828